植草护坡技术常用于河道岸坡及道路路坡的保护,国内很多河道治理及道路建设中都使用了这一技术,如在吉林省西部嫩江流域治理工程中,吉林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许晓鸿、王跃邦、刘明义等人提出了以当地的牛毛草、早熟禾、翦股颖等8种草本植物为护坡植物,河柳等灌木为迎水坡脚防浪林的植物护坡技术。这一技术主要是利用植物地上部分形成堤防迎水坡面软覆盖,减少坡面的裸露面积和外营力与坡面土壤的直接接触面积,起消能护坡作用;利用植物根系与坡面土壤的结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坡面表层土壤团粒体,提高坡面表层的抗剪强度,有效地提高了迎水坡面的抗蚀性,减少坡面土壤流失,从而保护岸坡。
京杭运河两淮段从溧阳市清安有机化工厂至淮安市黄码大桥航道两岸长约14.58公里范围内,有生长茂密的天然芦苇,芦苇作为野生植物,根须发达,抗旱、抗淹能力强,具有固土和净化污水能力强的特点,作为生态护岸是极好的水保植物。根据该河段的自然条件特点,两岸沿线护岸工程中采用了植被护岸方式,为防止坡脚冲涮,在坡脚处抛填了一些碎石。湖嘉申线湖州段部分航段原始生态较好,在高水位以上长有较茂密的野生茅草及灌木杂树,在中水位附近长有成片芦苇,针对该航段的特点,在坡脚进行抛石处理,抛石以外3米范围内种植成片芦苇。
24小时咨询热线:
13323182312
QQ在线咨询:
839308866
微信号:
1332318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