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面多孔化、粗糙化河岸是陆地与水域之间的过渡带是多种水生生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也是水体与土壤相互涵养的交换地带。
传统的护岸通常都用水泥或砂浆对护面进行衬砌或者是用完全不透土和不透水的混凝土面层进行覆盖不仅对环境和生态不利而且这些刚性的面层结构对河床变形的适应能力也极其有限。
在保证结构强度的同时对坡面或墙面进行多孔化、粗糙化处理是传统型护岸向生态型护岸转变的第二条途径。
笼石结构就是一种很有效的护岸方式其柔性和透水性较一般的圬工、砖工、大体积混凝土或预制块砌体护岸更为优良不仅可以堆砌成重力式挡土墙还可以编制成石笼沉排用于护坦和趾部防护。
过去石笼的笼材为竹子或柳条现在改为耐久性强的铁丝以普通卵砾石作为填料施工简便。
石笼中的多孔隙构造既是生物易于栖息的良好场所也可适应植物的生长植物或者生长在石笼内或石笼上的土中或者通过石笼将根系插入石笼后面或下面的基土中构成石笼与木材的组合式结构。
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同样可以用来建设生态型护岸。
在正常水位以下用预制混凝土鱼巢结构进行护岸衬砌是专为鱼类设计的一种护岸型式。
间隙大、透水性好的框架护岸也是值得推荐的护岸型式。
框架可以是混凝土框架或木制框架或者是由透水性强的框格混凝土砌块连接成的框架。
框格内填充碎石或鹅卵石表面覆土种植草皮或芦苇等水生植物。
建成后的护岸仍能成为各种生物的栖息场所。
24小时咨询热线:
13323182312
QQ在线咨询:
839308866
微信号:
13323182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