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学角度讲,硬化河床是治标不治本的做法,根本解决不了水污染净化的问题。河道是有自净能力的,自然的河道有大量的生物和微生物,它们都有降解水体污染物的作用,植物还可以向水里补充氧气,有利于防止污染。使用水泥衬底和护坡后,割裂了土壤与水体的关系,使水系与土地及其生物环境相分离,有些生态功能就会随之消失,失去自净能力河道只会加剧水污染的程度。裁弯取直,改变了自然流态,俗话说,“水性喜曲”就是说水的流态不是笔直的。
因此,我们在河道治理中要顺其自然。从蓄水的功能上说,“长藤结瓜”是较理想的布局,能较好的满足用水要求。但从地形图的规划布置到实地的现状是有一定区别的,不能过分地强调“裁弯取直”。由于河道裁弯后,河道长度缩短,比降变陡,其上下游河段必需进行调整。主要表现为:上游河段水面比降变陡,流速增加,水流挟沙能力增大,导致河床冲刷,水位下降;下游河段来沙量增大,洪峰出现的时间提前。这些调整又会给河道防洪、周围环境带来一些不利影响。
河道断面单一对生物多样性造成影响,在自然的河流横断面上,浅滩与深潭相间,是生物群落的栖息生长之地,而改造过后的河床常用输水性能好又便于施工的梯形等单一且规则的断面型式,使得水流流速均一化,破坏了原有河道多样性的特征。而河流形态多样性是生物物种多样性的前提,河流形态的规则化、单一化,在不同程度上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影响。
长期以来,传统的上海河道石笼网护岸工程往往局限于防洪、排涝、引水和航运等基本功能。在护岸工程设计中,特别是城市河道,为了控制河势和确保河道的防洪安全,着力于运用块石、混凝土等硬质材料的结构设计,而很少考虑河道的生态、景观、休闲、娱乐等其他功能。现行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也未明确提出河道上海石笼网护岸的生态学要求,致使不少地方的河道,被人为渠化及对河岸的强行硬化。这样一来,对河道和人类造成了诸多方面的负面影响。
24小时咨询热线:
13323182312
QQ在线咨询:
839308866
微信号:
13323182312